央视新闻 :“衣服怎么会破在这个地方?”“心口痛 ,揉久就破了……”
新中国成立初期 ,面对严峻 的国际形势 ,党中央作出独立自主研制“两弹一星” 的战略决策,大批优秀 的科技工作者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事业中 ,其中就包括黄纬禄 。
近日,黄纬禄 的女儿黄道群追忆了父亲生前 的细节 。
“飞得稳 、打得准 、炸得狠 、射得远”这份由黄纬禄书写于60多年前的 手稿记录了中国人对于自主研制导弹最初 的探索以及基础又朴素 的要求。
当时 ,黄纬禄是导弹控制系统 的负责人 ,为了使导弹“飞得稳,打得准” ,他和研制团队付出了巨大 的心血 。
黄纬禄的女儿黄道群回忆 ,由于父亲连续加班 ,自己经常几天都见不到他。“有一次 ,父亲拿了一件汗背心,让 我姑姑帮忙缝补 。姑姑问,衣服怎么会破在这个地方 ? 我父亲很平静地说‘心口痛 ,揉得久了就破了’”
1960年11月5日 ,东风一号发射成功 ,这是 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。
1964年6月29日,东风二号发射成功 , 我国成功走上导弹自行研制 的道路 。
1966年10月27日 ,两弹结合试验成功 , 我国具有了战略威慑能力 ,打破了美苏两国 的核垄断 。
1982年10月12日,巨浪一号潜射导弹发射成功 ,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水下发射弹道导弹技术 的国家 。
等黄纬禄与同事向世人证明中国人靠自己也能造出导弹时 ,他已落得一身病 。66岁那一年 ,由于过度操劳 ,黄纬禄 的体重减了11 公斤。人们说 ,黄老剜下自己 的血肉补在导弹上了!而他自己说 :“11 公斤,相对于动辄以吨计算的导弹来说算不了什么,但是将这血肉‘补’在导弹上,成就 的却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和骄傲!”
在那个年代,正是许多像黄纬禄一样的科研工作者凭借忘 我的精神 ,最终成就了中国导弹一个个载入史册的辉煌时刻 ,正是有了他们 的付出与牺牲,才有了新中国的一步步强大 ,致敬!(来源/央视新闻)